《葡萄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100018338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葡萄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葡萄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葡萄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葡萄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葡萄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葡萄沟教学设计 课题:11、葡萄沟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 葡萄沟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以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感受祖国不同地方的地域特点,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学生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其身心发育和生活阅历都很有限,对风土人情所表现出的美体会并不深。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巧妙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语言练习,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学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进行句式练习。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2、第一课时1.认识本课17个生字,学习3个多音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葡萄沟的景色。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板书课题谈话导1.教师出示葡萄照片,板书“葡萄”,指名学生结合生活说说葡萄的形状、样子、味道。2.教师将课题补充完整,告诉学生:葡萄沟是一个地方。鼓励学生猜一猜葡萄沟会是一学生结合生活说说葡萄的形状、样子、味道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什么样的地方。3.教师过渡:葡萄沟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相机出示中国地图,标出吐鲁番地区),那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让我们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

3、读课文,识字学词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听到的关键内容。2.出示自读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3)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给予指导。4.检查并指导初读:(1)出示词语卡片“盛产、香梨、月份”,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正音。正音后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2)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词语:山坡、梯田、搭起、凉棚、淡绿、吃个够,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枝”是翘舌音,“棚”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出示“种葡萄”“好客”,指

4、名学生认读,引导学生学习“种”“好”这两个多音字,说说它们还有哪些读音,举例在不同的词语中加以区分。(如“种”在“种子”中读第三声,在“种花、种地、种田”中读第四声;“好”在“好朋友、好孩子、好味道”中读第三声,在“好客、好学、好问”中读第四声。)指名学生分句朗读第2自然段,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将句子读正确、读通顺,进行恰当的停顿。(3)出示第3自然段中的词语:收下来、城市、留着、钉着、利用、味道,指名学生认:3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城,钉”后鼻音,“收、市”是翘舌音。出示词语卡片“葡萄干、水分”,指名学生认读,引导学生关注词语中的两个多音字“干”“分”,说说“干

5、”学生互动学生认真倾听。并交流自己听到的关键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学生认读学生分句朗读第2自然段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有哪两个读音分别能组什么词。“分”有哪两个读音,分别可组什么词。(如“分”在“分家、分离、分开”中读第一声;“成分、分外、过分”中读第四声。情况教师适当小结: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学习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词语来确定它读音。指名学生分句朗读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5.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全篇课文,争取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6.分小组开展朗读竞赛,全班齐读课文。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1.教师鼓励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哪些了解。2.指

6、名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导学生表达清楚完整,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课文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葡萄沟盛产水果第2自然段写葡萄沟的葡萄是什么样子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第3自然段主要写葡萄干的制作方法。3.教师配乐播放葡萄沟的相关图片,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指名学生交流看过图片后对葡萄沟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小结并板书:真是个好地方)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随机出示本课词语,指名学生认读,通过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2.单独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在这些生字的,有没有在

7、生活中见过这些生字。3.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日头组词,加强理解。4.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生字,交流书写要领。5.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指导:本课生学生分句朗读第3自然段,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全篇课文,争取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哪些了解学生交流看过图片后对葡萄沟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认读,通过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生字,交流书写要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字大部分是左右结构(份、坡、枝、收、城),在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写紧凑,另一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利”左宽右窄,书写时要注意笔画迎让。教师范写“枝、利、

8、市”,学生认真观察书写。6.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并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汉字朋友,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初步欣赏了葡萄沟的景色。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葡萄沟,去品尝那里的葡萄和葡萄干,认识那里的人民,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学生认真观察书写学生自主描红、仿写师生互动板书设计11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好客 干净 分开好 干 分好人 干活 水分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品读课文语言,感受葡萄沟葡萄的多、美、甜和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2.大致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并仿照文中。葡萄一大串二大串美丽

9、极了”这句话进行句式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抓住关键句,质疑导入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2.指名学生交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指名学生朗读。4.教师质疑导人作者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葡萄沟寻找答案吧!二、精读课文,多角度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2)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盛产”的意思。(3)教师过渡:在各种各样的水果中,人们最喜爱哪一种呢?(4)

10、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这句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表现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2.学习第2自然段(1)教师提出学习任务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说说你对葡萄沟的葡萄和那里的人民有什么了解。(2)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圈画,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学习“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这学生互动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句话,抓住“向四面展开、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引导学生想象葡萄枝繁叶茂的样子,相机出示葡萄树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葡萄树的多和绿。鼓励

11、学生用“就像”练习说话。交流“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美丽极了”这句话,引导学生从“一大串一大串”中感受葡萄的多,从“红的、白的淡绿的”中感受葡萄颜色的多和美,相机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通过朗读表现出葡萄的多和美。进行句式练习出示课后练习第3题,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指名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式的特点:先分别说说各种各样的内容,然后进行总结。学生再次修改自己所写的句子,将句子写得更生动。交流对维吾尔族老乡的认识:师:读了第2自然段,同学们对维吾尔族的老乡们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呢?生:我觉得维吾尔族的老乡热情好客。师:你是从哪里发现的?生:课文中写道:“

12、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这些葡萄是维吾尔族老乡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他们不但请你吃,还让你吃个够,而且还摘下最甜的,真是太热情好客了。师:是啊,“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让我们通过图片来看一看吧!(教师出示课本第54页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生:我看到维吾尔族老乡和汉族游客坐在葡萄架下,他们有说有笑,一位维吾尔族姑娘端来一盘葡萄,那葡萄又大又红,一定是最甜的。生:我还看到一位维吾尔族的老爷爷端着盛满葡萄的盘子,好像在说“你们尝尝我们的葡萄沟的葡萄吧,这可是最好吃的。放心吃,保准让你们吃个够”。师:通过阅读句子,观察图片,我们深深

13、结感受到葡萄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让我们一齐读读这句话,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维吾学生用“就像”练习说话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通过朗读表现出葡萄的多和美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尔族老乡的热情。(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量后一句话“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让你吃个够”。)(4)教师小结葡萄沟里的葡萄又多又大又甜,葡萄沟里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难怪作者(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齐读。3.学习第3自然段:(1)教师过渡:葡萄沟里出产的葡萄还能制成美味的葡萄干,让我们赶紧去看看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吧!(2)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与同桌交流葡萄干的制作方法。(3)指名学生

14、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出示阴房、挂着葡萄的木架子、成品的葡萄干等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4)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葡萄干的样子和味道,练习表达。(5)教师小结葡萄沟里制出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销往全国各地,让当地维吾尔族老乡的生活越过越好,难怪作者说(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齐读。4.回归全文,交流收获(1)教师过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喜欢上了葡萄沟吗?说说你们喜欢它的理由。(2)指名学生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如:葡萄沟盛产葡萄,葡萄沟里的葡萄又多又甜,景色很美,葡萄沟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葡萄沟出产的葡萄干味道美等),引导学生把语言表达得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