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供水供水二次供水技术规定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6.23KB
约35页
文档ID:461563800
供水供水二次供水技术规定_第1页
1/35

居民生活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技术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工程设计 22.1 一般规定 22.2泵房 32.3增压设备选置 72.4水箱选置 122.5设备自控 142.6远程系统功能 182.7设备材料及配件 192.8 —致性 21第三章施工安装 213.1 一般规定 213.2设备安装 213.3管道敷设 253.4管井设计 253.5水表计量与安装方式 26第四章调试 26第五章验收 28第六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30第七章附件 32附件一:无负压供水设备主要电气配置推荐品牌目录附件二:二次供水设备油漆颜色及标志管理标准(试行)第一章总则1.1为加强我市居民生活二次供水管理,规范二次供水设施 建设,确保用户对水量、水压、水质的要求,达到安全可靠、节 能降耗的目的,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1.2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 居住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1.3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设施,是指为二次供水设置的泵房、 水箱、成套增压装置、电气设备、消毒设备、检测检验系统、安 防系统,远程监控系统以及开户表前供水管道系统、远传智能水 表系统等设施,其范围从市政管道取水点阀门位置至用户计量水 表止,但不包括消防,直饮水等其他供水设施。

第二章工程设计2.1 一般规定2.1.1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工程设施需单独设置,原则上应单 建,应和城市给水管网或居住小区的供水能力相匹配,合理分区, 禁止使用减压阀进行竖向分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应与住宅 主体结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付2.1.2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应满足使用要求和节能要求,还 应为方便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和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 条件设计应符合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工程 技术规程》(DGJ32/J161-20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GB5026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二次供水工程技术 规范》(CJJ140-2010),同时应当符合启东市供水相关规定,并 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2.1.3移交给市供水单位统一管理的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 施,应按附件《无负压供水设备及主要电气配置推荐品牌目录》 品牌选择采购2.1.4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应有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承担,二次供水设计方案应经供水单位审查批准认可2 .2泵房2.2.1泵房按《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J12579-2014 的要求设计建造。

2.2.2生活用水泵房必须单独设置,不得与消防泵房共用,不 得设置在地下二层,推荐设置于地面上,并具有单独的门窗,尽 量远离住户,不得影响居住环境泵房应设置于该小区最接近城 市公共供水管网接入口处,且应设置在进出便利畅顺的地方2.2.3泵房内地面标高不得低于外地坪标高,地板、墙壁、屋 顶防水设计应合理统一,不得渗水、漏水2.2.4泵房的建筑面积应根据二次加压设备安装需要进行设 计,单套设备面积不小于30平方(实用净面积,箱式需另提供水 箱空间),泵房净高不低于3米,确保设备维修、备件储存空间2.2.5泵房应安装坚固的钢制甲级防火、防盗门、窗防火 防盗门的尺寸应满足最大设备的需要(大门尺寸不小于1.8米 X2米),窗户和通风孔应设防护栅式网罩在泵房入口处放置 清楚的泵房位置示意图门口设置不低于40cm的可折叠式的不 锈钢挡鼠板2.2.6泵房内应设置门禁管理系统、红外感应系统、视频监 控系统,并能通过网络与供水单位控制中心相连门禁、视频、 红外感应系统之间应能够实现安防联动,保障泵房环境安全,安 防系统的品牌(具体要求见《无负压供水设备主要电器配置推荐 品牌目录表》)2.2.7泵房内设备基础应高出地面0.2米,控制柜基础应高 于地面0.3米,混凝土基础强度不低于C20,基础要求水平,应 符合GB50037-9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和GB50209-2010《建筑 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基础周围应留有不少于0.5米通道2.2.8泵房内有检修设备的场地,检修场地的尺寸应满足设 备外形尺寸四周净距不小于0.7米的要求水泵机组外轮廓面与 墙面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小于0.8米,相邻水泵机组外轮廓面之间 的最小间距不小于0.4米2.2.9泵房地面、基础应铺贴浅黄色防滑地砖(600mm*600mm), 墙面贴从地坪向上2米高墙砖(600mm*300mm),(含电控柜、机 组、水箱基础所有的顶面及侧面)墙砖以上及天花板批、刷三 遍/801胶白水泥腻子,选用符合环保要求、易清洁的乳胶漆涂 覆2.2.10泵房内应设置排水设施,应保证地面干燥无积水铺 设专用排水沟(宽200mm,深200mm)并与独立设置的集水坑连通, 排水沟上黑色可视玻璃钢格栅的盖板篦子地面应有不小于1% 的坡度坡向排水设施集水坑盖板为黑色可视玻璃钢网格格栅 式,规格为50mm孔距X50mmX50mm厚集水坑内独立设置两台 潜水排污泵(一用一备,轮流切换,品牌见《无负压供水设备主 要电气配置推荐目录表》),单台泵流量不得小于36m3 / h,水 泵上方加装止回阀,连接管口径不小于DN65排水泵电控系统 应与二次供水设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放于增压A区,触摸屏需 要有业液位显示画面和数据,一旦发生故障及时报警,配置液位 计品牌选用见《无负压供水设备主要电气配置品牌推荐表》,本 地设置排污泵挂壁式的手动控制箱。

2.2.11泵房内应设置独立的通风装置,保证泵房内通风良好,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设计规范》GB50736,通风 量需是泵房体积的6倍,电源从泵房内双电源引入,暗管铺设2.2.12泵房内应配有温湿度计,按泵房面积配备工业除湿系 统,自动开启2.2.13泵房内必须按消防规范要求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2.2.14泵房内部照明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 计标准》(GB50034)的要求,照明电源引至生活泵房双电源柜并 增设单级微断一只,整定电流16A,照明回路采用BV3*2.5mm2 的电线穿管埋墙铺设,并具有应急照明系统,按50个平方米不 小于8盏T8型荧光灯,每盏不小于40W,若使用其他光苑参照 相应光通量选配合适功率),实际灯具根据现场泵房大小做相应 调整2.2.15泵房内应设有洗涤池,设有一冲洗龙头,安装在增压 A区末端2.2.16泵房内应配置浮球式的漏水报警探头,探头位于地面 5cm高处,配电铃泵房排水系统应接入到PLC控制系统中2.2.17泵房内应配置一套出水水质监测仪(常规二项余氯、 浊度),安装在增压A区的出水管道末端作为水质仪表(或人工) 取样点、水箱末端出水应设置水质取水点,可实时将有效数据传 输到信息中心平台。

2.2.18泵房内应有宽带光纤接入,宽带不小于100M的专用 数据光纤(营运商为电信或移动)接入至设备控制箱2.2.19泵房内所有设备联动运行后的振动、噪音及电磁电场 参数满足环保要求,室内管道颜色(不锈钢管道除外)、设备标 牌清晰、明确,满足运行管理详见附件二规定)2.2.20泵房电气控制1) 泵房应配备独立开户计量双电源(不受小区其他控制), 具有停电自动切换功能2) 泵房应具有动力、照明电源,电源进线总开关必须安装 于电控柜内总电源到电控柜电源的端子间需要单独设置一个低 压断路器,容量要大于电控柜内总断路器的容量,不能使用漏电 断路器,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源总开关容量要比电控柜的总 空气开关容量大一级,分断能力也要比电控柜总空气开关大一 级电源线径能够通过的额定电流要大于设备总电流3) 泵房内的电缆布线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施工,与其它设备的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架空电缆下方不得布置 水泵机组有独立接地装置,接地系统电阻W1欧姆4) 信号线必须与强电线路隔离敷设,不允许在同一管中并行, 允许走同一电缆沟,同一桥架,但要保证弱电信号线与强电导线 保持距离,桥架或穿管的尖角拐角处要做好保护,防止划伤导线, 并且单独穿,选用屏蔽线,穿线钢管或屏蔽层都要做好接地,桥 架采用符合国际要求的热镀锌钢板桥架或者防火桥架。

5) 从穿线管到电动机和传感器的导线要用软管进行保护,软 管长度一般不大于2米,软管的两头要用专用的软管接头或卡套 接头连接,软管一端通过软管接头接在电动机和传感器上,另一 端则通过卡套接头直接接在穿线钢管上2.3增压设备选置2.3.1 一般规定1) 为满足本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需求,结合本市实际供水 状况,选用箱式和罐式相结合供水模式选用箱式的设备应满足《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CJ/T302-2008;选择罐式的设备应满足 《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GB/T26003-2010规定要求原 则上单套设备供水供应住户不超过300户,供水分区不宜超过8 层2) 成套增压设备应具有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 产品检测证书,市级以上卫计部门核发的供水设备卫生许可文 件供水设备中气压罐需提供报关单,同时报供水单位审查合格 后方可选用3)给水设备的进水管网应单独接自环状供水管网的供水干 管,设备的进水管管径原则上应比供水干管小2级或2级以上 2.3.2设备功能要求1) 无负压功能设备应具有无负压功能,即设备运行时不应对市政给水管 网或有压管网产生负压影响2) 全密闭、稳流调节功能设备为全密闭结构,输送水不与大气相通,不污染水质, 并且在全密闭的基础上,能保证短时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给水量 时,起到稳定和调节流量的功能。

稳流补偿器中的储备水在来水 量小于用水量时应能及时补充到用户,保证用户使用不受市政管 网压力波动的影响3) 增压功能当供水管网压力下降至最低服务压力时,增压装置(即调峰 泵)应按设备额定供水流量将密闭水箱中的水增压到与供水管网 相同压力4) 定时循环功能设备应具有定时自动从密闭水箱取水的功能,防止产生死水5) 设备供水能力单套增压设备的供水能力应满足供水范围内最高峰用水时 的水量和水压要求每套设备应设置备用泵,备用泵供水能力应 不小于泵组中最大一台水泵的供水能力6) 无水自动停机、有水自动开机保护功能设备在水源无水时应能自动停机保护,同时报警;水源水 压恢复后应能自动启动7) 小流量停机保压功能设备在用水低峰或夜间,当用水量低于设备额定供水流量 的1%时应能自动切换为小流量停泵保压的工作状态,即设备应 具有小流量保压功能,减少主泵的启动次数,达到更好的节能效 果8) 停止功能设备因具有小水量停止功能,对于管网瞬间压力波动,系 统能检测机组的运转时间、上次停止时间等参数,通过模糊控制 方式改变小流量检测时间,实现节能运转与最佳运转次数,防止 无谓的运转及频繁的启停9) 压力控制误差自动恒压供水的设备应具备恒压功能,恒压供水时,压力控制误差不应超过土 0.01MPa10) 连续运行功能设备在额定供水流量及压力的条件下,连续运转不小于12h 后,各部件不应产生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且水泵运转无杂音和 其他异常现象。

11) 设备启、停控制功能设备须具有变频调速供水功能,应具备手动、自动和远程 操作的启动、停止功能12) 水泵自动切换功能设备配置的工作泵,应能自动切换、交替运行工作泵出 现故障时,备用泵应能自动投入运行,切换设定的时间误差不应 超过土 30s13) 设备有自动保护功能设备具有超压、欠压、过流、过载、缺相、浪涌、短路、 过热、泵、变频器、压力信号开路、频率信号开路、异常大流量 等故障报警及自动保护功能对可恢复的故障应能自动或手动消 除,恢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