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左传宣公的成语: 筚路蓝缕读音: bì lù lán lǚ释义: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出自: 《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造句: 筚路蓝缕,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蔡东藩、许廑父第九回《民国通俗演义》)鞭长莫及读音: biān cháng mò jí释义: 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出自: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造句: 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表示距离远而无力相助近义词: 爱莫能助 力不从心反义词: 不在话下 绰绰有余狼子野心读音: láng zǐ yě xīn释义: 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出自: 《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造句: 哪晓得这班降兵,本来原是游勇出身,狼子野心,哪里肯安安顿顿的守著规矩过日子,便渐渐的放肆起来清·张春帆《宦海》第八回)用法: 复杂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近义词: 野心勃勃 心狠手辣反义词: 赤子之心 耿耿忠心出自左传宣公的成语: 藏垢纳污读音: cáng gòu nà wū释义: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自: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造句: 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之地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女吊》)藏污纳垢读音: cáng wū nà gòu释义: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出自: 《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造句: 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藏污纳垢的黑窝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近义词: 藏垢纳污反义词: 藏龙卧虎魑魅魍魉读音: chī mèi wǎng liǎng释义: 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出自: 《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造句: 如今把事实指出,愈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近义词: 牛鬼蛇神 为鬼为蜮反义词: 志士仁人尔虞我诈出自左传宣公的成语: 读音: ěr yú wǒ zhà释义: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出自: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造句: 资本家之间也都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相互倾轧。
尔诈我虞读音: ěr zhà wǒ yú释义: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出自: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造句: 团结要是真正的团结,尔诈我虞是不行的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表示彼此互相欺骗近义词: 尔虞我诈反义词:刚愎自用读音: gāng bì zì yòng释义: 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出自: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造句: 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茅盾《子夜》十)高下在心读音: gāo xià zài xīn释义: 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出自左传宣公的成语: 出自: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造句: 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能胸有成竹地行事近义词: 高下任心各自为政读音: gè zì wéi zhèng释义: 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
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出自: 《诗经·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造句: 诸将专威于外,各自为政,莫或同心《三国志·吴志·胡综传》)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互相都不配合近义词: 各自为营反义词: 同心协力 顾全大局国计民生读音: guó jì mín shēng释义: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出自: 《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造句: 这几年她已深切了解,做官的人,对国计民生,或者不甚措意,但于权贵的荣辱得失,十分敏感高阳《玉座珠帘》上册)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 民生国计含垢藏疾出自左传宣公的成语: 读音: hán gǒu cáng jí释义: 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出自: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造句: 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三国志·魏公孙渊传》)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宽仁大度近义词: 含垢纳污含垢纳污读音: hán gòu nà wū释义: 垢:耻辱;污:污蔑。
容忍耻辱和污蔑指气度大,能包容一切出自: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 忍气吞声 忍辱负重反义词: 盛气凌人 忍无可忍河鱼腹疾读音: hé yú fù jí释义: 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出自: 《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腹泻近义词: 河鱼之疾吉人天相读音: jí rén tiān xiàng释义: 吉人:善人;相:帮助,保佑迷信的人认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多用作对别人的患病或遇到困难、不幸的安慰话出自左传宣公的成语: 出自: 《左传·宣公三年》:“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又《昭公四年》:“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造句: 既然庚贴返去,原聘也必然还璧但吉人天相,令郎尊恙,终有好日,还要三思而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近义词: 大吉大利 官运亨通反义词: 多灾多难 祸不单行见可而进读音: jiàn kě ér jìn释义: 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出自: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指有把握就行动近义词: 知难而退反义词: 知难而退剑及屦及读音: jiàn jí jù jí释义: 屦:鞋;及:赶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出自: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行动坚决迅速结草衔环读音: jié cǎo xián huán释义: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出自: 《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出自左传宣公的成语: 造句: 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近义词: 感恩报德 饮水思源反义词: 以德报怨 忘恩负义屦及剑及读音: jù jí jiàn jí释义: 屦:鞋;及:赶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出自: 《左传·宣公十四年》:“屦及于窒息,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
秋九月,楚子围宋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兰因絮果读音: lán yīn xù guǒ释义: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出自: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造句: 兰因絮果,现业谁深清·张潮《虞初新志·小青传》)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名列前茅读音: míng liè qián máo释义: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出自: 《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造句: 去年弟在京师,听说二公子中了秀才,且名列前茅,颇为学台赏识,实在可贺可贺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出自左传宣公的成语: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 首屈一指反义词: 名落孙山匿瑕含垢读音: nì xiá hán gòu释义: 比喻为长远利益而能包容大度出自: 《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读音: 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释义: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出自: 《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用于劝诫人近义词: 十全十美反义词: 十全十美人莫予毒读音: rén mò yú dú释义: 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出自: 《左传·宣公十二年》:“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竞造句: 长此不悟,纵令势力弥满,人莫予毒,亦乃与满州亲贵等夷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 莫予毒也出自左传宣公的成语: 肉袒牵羊读音: ròu tǎn qiān yáng释义: 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出自: 《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造句: 行至逵路,郑襄公肉袒牵羊,以迎楚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用法: 行至逵路,郑襄公~,以迎楚师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若敖鬼馁读音: ruò áo guǐ něi释义: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
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出自: 《左传·宣公四年》:“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上烝下报读音: shàng zhēng xià bào释义: 烝:晚辈男子和长辈女子通奸;报:长辈男子与晚辈女子通奸泛指男女乱伦 出自: 《左传;、 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