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直径符号怎么区别呢?钢筋直径符号不是 φ,应还是 Φ,由于符号在有些地方输入因输入法或不同的软件操作上有很大的区别,就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标志请参考如下图片才是标准符号:钢筋符号大全: |a HPB235 级钢筋 p|b HRB335 级钢筋 p|c HRB400 级钢筋 p|d Ⅳ级钢筋 p|a|lll|m 冷轧带肋钢筋|a|lj|m 钢绞线符号|l2|m 平方|l3|m 立方|e 小于等于 l|f 大于等于 g|g 字串增大 1/3|h 字串缩小 1/2(下标开始)|i 字串增大 1/2(下标结束)|j 字串升高 1/2|k 字串降低 1/2|l 字串升高缩小 1/2(上标开始)|m 字串降低增大 1/2(上标结束)|r 双标上标开始|s 双标下标开始|t 上下标结束|n 对前一字符画圈|o 对前两字符画圈|p 对前三字符画圈 |q 字串缩小 1/3|L 角钢|I 工字钢|[ 槽钢|D 方钢|- 扁钢|J 卷边角钢|C 卷边槽钢|Z 卷边 Z 型钢|T 钢轨|O 圆钢%%c 符号 p%%d 度符号%%p +/-号%%u 下划线%%130 Ⅰ级钢筋 p%%131 Ⅱ级钢筋 p%%132 Ⅲ级钢筋 p%%133 Ⅳ级钢筋 p%%130%%145ll%%146 冷轧带肋钢筋%%130%%145j%%146 钢绞线符号%%1452%%146 平方%%1453%%146 立方%%134 小于等于 l %%135 大于等于 g钢筋符号大全%%136 千分号%%137 万分号%%138 罗马数字Ⅺ%%139 罗马数字%%140 字串增大 1/3%%141 字串缩小 1/2(下标开始)%%142 字串增大 1/2(下标结束)%%143 字串升高 1/2%%144 字串降低 1/2%%145 字串升高缩小 1/2(上标开始)%%146 字串降低增大 1/2(上标结束)%%171 双标上标开始%%172 双标下标开始%%173 上下标结束%%147 对前一字符画圈%%148 对前两字符画圈%%149 对前三字符画圈%%150 字串缩小 1/3%%161 角钢钢筋符号大全%%162 工字钢 %%163 槽钢%%164 方钢%%165 扁钢%%166 卷边角钢%%167 卷边槽钢%%168 卷边 Z 型钢%%169 钢轨%%170 圆钢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 φ10 ,加密区间距 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 φ10 ,加密区间距 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 φ8,间距为 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 φ8,加密区间距 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 150,双肢箍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22, 下部钢筋为 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 2φ12, 下部钢筋为 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4Φ25, 下部钢筋为 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25, 下部钢筋为 5Φ25 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 Φ20 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 2Φ22 为通长,4φ12 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 4Φ25,下排为 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 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 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 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 Φ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Φ25,下排筋 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 5 根2Φ25 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 标注示例: KL7( 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 7,有三跨,断面宽 300,高 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 500,高 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为了保护钢筋、防腐蚀、防火以及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在构件中的钢筋外面要留有保护层(图 3.3.3)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梁、柱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 25mm,板和墙的保护层厚度为 10~15mm 正筋就是正弯矩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如梁板等, 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一般就在跨中, 同理,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 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至于端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就是两端的和中间的 盖筋又名盖铁、扣筋,通常设置在板的支座(端支座,中间支座),位置在板的上皮,其作用是抵抗板的负弯矩,也可以叫板负筋 现在板中差不多都有两层,下层筋都是通长的,应该叫主筋,而板负筋是架起来的,板负筋根据设计的不同也不一样,有板上全放的,也有不全放的,不全放的设计一般是长度有梁短跨的 1/4 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 主要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可能会使梁上引起斜裂缝,特别是力作用在受拉区内,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就必须配吊筋了,还要加配附加箍筋。
“腹筋” 作用:梁的抗扭 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当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 1、 什么是负弯矩: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 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 ,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 1 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 2、 依据 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 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