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木县城市建设情况简介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北接内蒙古,东跨黄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边直通宁夏,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神木古称麟州,秦汉始有建制,而后或郡或县相沿,明英宗正统八年(公元 1453 年)称神木县至今神木历史上向有“严疆要塞”之称,史称“ 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 ,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名垂青史的“杨家将 ”即在此建功立业神木县全县总面积 7365 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共辖 15 镇 4 乡 629 个行政村,总人口 42 万,城镇化水平达 75%神木县城区位于窟野河畔,南北长 11 公里,平均宽 2 公里,总面积 22 平方公里,目前总人口达 20 万人(包括流动人口),基本构建起中国经济强县、国家能源新区、西部现代名城、西北生态楷模的总体框架近年来,神木县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0%以上, 2009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2.64 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 93.26 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21.6 亿元,县域经济综合总力居全国第 59 位、西部第 5 位,陕西第 1 位,是陕西省第一个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的县。
2000 年 8 月被国家爱卫办命名为“ 国家 级卫 生县城 ”,2001 年又被中宣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全国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点”2004—2007 年被省、市评为“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 21978 年以前,神木县城区总面积不到 2 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 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神木县城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四次大的规划修编,大体上以四次规划修编为时段标志,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95 年以前的十五年为起步阶段,95 至 05年的十年为快速发展阶段,05 年到现在为大视野、高起点、大框架、大手笔的高水平发展阶段目前,神木县城市规划区由五个片区组成,即老城区、新村、第二新村、铧山小区和西沙小区,城市规划面积 96 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为 30 万人目前,建成区总面积达 58 平方公里,老城区规划建设的“ 四纵二十一横” 街道已完成九龙大道、东兴街、麟州街、滨河大道、人民路、铧山路、惠泉路、迎宾路、兴神路等“ 四纵十九横” 主要干道,城区道路总长达 110公里,人行道达 70 万平方米;建成了长 11 公里集城市防洪、道路、绿化于一体的城区段窟野河堤;新建了人民广场、东兴广场、迎宾广场、杨家将广场、杏花滩公园和大兴游乐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建成了人民路小区、迎宾小区等 10 多个示范性住宅小区。
同时规划建设了东西两山、窟野河堤、一云灌渠等 4 条绿化带,建成了 2 个公交车停车站场,开通了 6 条公交线路,在城区南、北、西、中建设了 4 个加油站,在城北建设了 1 个加气站,新建了地下停车场3 个(东兴广场地下停车场、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和大兴游乐园地下停车场)对两山(东山、二郎山)和三桥(二郎山大桥、铧山大桥、五龙口大桥)进行了亮化披彩,已安装路灯 7964 组 15200 盏,电缆总长 190.56 公里,城市路灯亮化率达 98%以上;累计完成供热管网长度为 62 公里,供热总面积 490 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用户达319000 户,累计完成投资 3.8 亿元;天然气供热总面积达 40 平方公里,供热管网总长度约 130 公里,供气用户 40000 户,供气普及率达到 84%;城区绿地总面积达到 320 万平方米(其中水面 150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36%,人均公共绿地达 16 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82%;污水处理率达 85%,县城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日臻完善杨家将广场 位于神木老城区北端、新村鸳鸯塔和店塔镇进入县城中心的北入口处,滨河路、东兴街和鸳鸯塔大桥在北交汇。
广场占地面积 8000㎡,绿化面积 5000㎡,初建总投资 75 万元广场因建有高大雄伟的北宋抗辽名将“ 杨家将” 中最具代表的英雄人物杨继业雕像而得名,故名“杨家将广 场” ,于 2000 年 7 月建成投用2007 年,县政府又投资 440 万元对杨家将广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将原砼块铺设换成花岗岩铺装,建成入场牌楼、花厅、走廊、六角亭等设施如今,杨家将广场不仅杨家将文化氛围浓厚,而且绿化成荫,鸟语花香,是县城北端广大居民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链接:杨继业(?—986 年),本名重贵,事北汉世祖刘崇,北汉亮刘承钧时赐姓刘改名继业, “比于诸 子” ,任保卫指挥使,升至领建雄军(晋州,时属后周,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屡建战功他驻守于代州,并于雁门之战中将契丹击破后来就有了一旦契丹见到杨继业的军旗,即立即退兵的轰动名声人们据此给杨继业起了个外号,叫做“杨 无敌” 后来,杨业在 陈家峪与辽兵对抗时被俘,辽将劝他投降,他抬起头叹了口气说:“ 我杨业本来想消灭敌人,4报答国家没想到被奸臣陷害,落得全军覆没哪还有脸活在世上呢?”他在 辽营里, 绝食了三天三夜最终牺牲,享年约 59 岁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位于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正对面,于 1997 年建成投用。
2008 年县政府采用 BOT 市场运作模式由陕西鑫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 8088万元进行了改扩建,2009 年 10 月 30 日投入使用人民广场分为地上、地下两大部分,下沉广场面积 3214㎡,占地上广场面积的 13%;地下部分总建筑面积 18328.9㎡(其中地下一层商业面积 11156㎡,地下二层 105 个车位的停车场面积7172.3㎡)地上广场面积 24658㎡,分别由一个主广场,两个休闲活动广场组成,主广场中心部位主要由雕塑、环形音乐喷泉组成,休闲广场由民俗休闲区、名将休闲区以及名人活动广场组成广场中心区的音乐喷泉是整个广场的最大亮点,该喷泉采用国内先进的旱喷技术,水池直径达 24 米,最高水柱达 30 多米,共有 13种独立水型,喷泉在音乐的配合下,可实现 30 多种组合水型,形成水随音乐动、音乐伴水行的壮观、优美景象墙体浮雕是广场的又一亮点,墙体浮雕在体现神木现代人文历史景观的同时,巧妙的利用地下通道和通风设施形成的墙体,为广场又增添了另一特色景观遍布广场的景观主广场入口处两侧各设 8 套文化柱景观灯,反映了神木县的风土民俗及特色文化;广场周边均匀分布了42 套 3 米高的太空柱式景观灯,代表了神木与时俱进的决心和步伐;广场四周设备 4 套 20 米高杆灯,照明条件完全广场大型集会和市民文化娱乐活动要求。
广场西侧正对人民路设置的 LED 全彩5电子显示屏,屏体背面为三面翻广告牌,可同时发布三块巨幅动态平面广告;正面可视面积达 112 多平米,屏体核心灯芯部分采用世界上性能最稳定的日本日亚管封装而成,是目前陕北地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清晰度最高的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具备广告投放、电视转播、大型会议现场直播、文艺表演和实时信息发布等一系列功能地下商场将引入国际国内一线知名鞋服、珠宝、化妆品等品牌,打造陕北一流购物环境人民广场通过水、雕刻、灯光、绿化等营造出的整体环境,给人们提供了多角度的可视性以及多方位的参与性,在空间的尺度处理上,追求壮美的空间大效果而表现出生动的、纯粹的雕刻感人民广场极大地改善了神木县城区居民集会、休闲、娱乐、购物、停车等环境,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城市发展活力东兴广场 东兴 广场原是神木县体育场,位于旧城区中心地段,东临东兴街、西靠第一小学、南接东大街、北依神中巷、毗邻商贸中心、神木中学、神木第三中学、神木第一小学和神木影剧院,地理位置非常好,于 1998 年 11 月底建成投用为了适应神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2007 年,县政府采取 BOT 模式由成泰建司投资 2010 万元对东兴广场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广场由地上广场和地下商场两部分组成,广场部分于 2009 年 2 月正式投入使用。
地面广场硬化面积 9499 平米,绿化面积 1180 平米;地下商场总建筑面积为 5514 平米,其中商业面积 3691 平米,车库面积 1561 平米(共 44 个停车位),附属设施面积 262 平米,国际著6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 ”坐落于此,为带动 周边商圈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迎宾广场 位于 县城迎宾路南侧,在神木县城西入口二郎山大桥东部,与县体育中心隔路相望广场东西长 350m,南北宽137m,总占地面积近 48000 平米,绿化率达 40%,2001 年 9 月交付使用,总投资 550 万元广场以中间活动平台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功能区,东区主要为绿化休闲区,设有散步小道、健身器材和休息坐凳;西区建有 100 多平方米的旱喷式喷泉、70 平方米的 LED电子显示屏、五色迎宾彩旗以及代表神木经济社会腾飞的雕塑,既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向四方宾客展示了神木开放开发的新形象人民路住宅小区 位于县城中心地段,县委、县政府机关驻地西南 1.5 公里处,东、南、西、北分别是麟州街、人民路、滨河路和精煤路,交通十分便利,是神木县目前最具规模的示范性住宅小区小区占地面积 370 余亩,建筑面积 31 万平方米,总投资3.13 亿元,于 2000 年正式开工建设。
小区共分为五大居住组团,分布有 6 层板式楼 36 栋,6 层点式楼 6 栋,12 层点式小高层 7 栋,板式小高层 4 栋,别墅 24 套小区房型有 80 平方米和 115 平方米的两居室,136 平方米的三居室,160 平方米的四居室和 230 平方米左右的分体别墅,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小区有绿化面积 8万平方米,停车场、公益活动场所面积 8.23 万平方米,邻街商业设施 2 万余平方米,是一个理想的城市居住小区窟野河橡胶坝及滨河河堤景观 窟野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7区东胜市巴定沟,流向东南,经伊金霍洛旗和陕西省府谷县境,于神木县沙峁头村注入黄河,干流长 242 公里,流域面积 8706 平方公里窟野河流径神木城区约 11 公里,为了有效治理河道内的乱挖乱倒现象,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2007 年,神木县政府委托编制了神木县滨河景观规划,并依据此规划实施了中段河堤改造工程和橡胶坝工程,总投资 2.16 亿元窟野河橡胶坝采用的是国际前沿技术的充技术的充气式橡胶坝,沿窟野河道呈梯级共建成 4 座橡胶坝工程分两期建成,总投资约 1.53 亿元1#、2#橡胶坝于 2008 年 11 月 15 日建成投入使用,蓄水面积约 60 万平方米。
1#坝位于二郎山桥下游 200m 处,坝长 191m,坝高 4m;2#坝位于西门口上游 170m 处,坝长 184m,坝高 3.5m,沿河左岸布 设 30m 宽冲沙槽 4400m3#、4#坝于 2009年 11 月 30 日建成投入使用其中 3#坝位于铧山桥上游 110 米,坝长 198.2 米,坝高 3.5 米;4#坝位于神华路口距 3#坝 1250 米处,坝长 309.2 米,坝高 3.5 米窟野河橡胶坝是神木县城区一项集旅游、美化城市风景、改善生态环境为一体的社会公益工程2009 年建坝蓄水,已形成一座长 5.5 公里,宽 110—310 米,水面面积 150 万平方米,库容 390万立方米的人工湖区,橡胶坝与河堤景观交相辉映,构成统一的景观体,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游乐的场所同时,窟野河橡胶坝充分利用了水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对于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滨河中段景观南起二郎山桥,北至五龙口桥,全长 5.3 公里,改造总投资 6300 多万元中段河堤景观是以城市防洪、市民休闲和绿化靓化三大功能为主轴,并将神木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元素融入其中,已成为一条功能非常完善、时代气息强烈的生态休闲长廊。
河堤堤顶路面硬化、路灯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