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精编)

_****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50KB
约9页
文档ID:161086422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精编)_第1页
1/9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整体分析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以及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描摹充满儿童情趣,能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43个生字、10个偏旁(宀 女 月 扌八冖刂 灬 彡 穴)(宝盖、女字旁、月字旁、提手旁、八字头、秃宝盖、四点底、三撇、穴宝盖、立刀)和两个多音字(数、长),会写17个字(在、后 、我、好、长、比、巴、把、下、个、雨、们、问、有、半、从、你)和三个笔画(斜钩 横钩、竖提)2、知道汉字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学习把字按结构进行归类”3、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4、学会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词说话;积累一问一答的语言表达,积累由生字拓展的新词5、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认识逗号和句号,根据标点符号读好停顿,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6、背诵课文《比尾巴》及古诗《古朗月行(节选)》7、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8、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三、单元重点难点1、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会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及动物尾巴的特点4、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四、单元课时分配5《影子》2课时6《比尾巴》2课时7《青蛙写诗》2课时8《雨点儿》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六》2课时五、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下面我从“识字、写字、课文学习、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方面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一)识字:本单元要求会认的字共有43个:第5课(11个):影 前 后 黑 狗 左 右 它 好 朋 友 第6课(11个):比 尾 巴 谁 长 短 把 伞 兔 最 公第7课(11个): 写 诗 点 要 过 给 当 串 们 以 成 第8课(12个):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教学建议:1、读准字音1)注意字的发音要准确,可以进行前后鼻音对比练读:5课中的“影、朋”是后鼻音,可以与学过的“音、本”对比着读,体会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区别 “左”是平舌音,可以回顾学过的“作”的发音,把“左”读准确。

8课《雨点儿》中,有许多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如:半、问、方、更、长教师可以将“半”和“方、长”,“问”和“更”对比范读,帮助学生区分2)可以把几个容易混淆的声母放在一起,通过比较朗读帮助区分:7课《青蛙写诗》中“点、当”的声母“d”容易与“t”混淆,“过、给”的声母g容易与k混淆3)8课的两个多音字“数”和“长”的认读,要结合字义进行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境,体会“数”的意思是清点数目,“长”的意思是生长从而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字在课文中应分别读shǔ和zhǎng2、记忆字形:可以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1)6课《比尾巴》中有新学的偏旁“八字头”,“伞”的人字头与“公”的八字头容易混淆,可以把“伞和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仔细观察偏旁的不同2)“巴和把”字音相近,可以利用字族识字, 在认识基本字“巴”的基础上,结合偏旁提手旁的学习,认识“把”3)“它、写和空”三个字中“宝盖、秃宝盖和穴宝盖”是本单元需要认识的三个偏旁可以编儿歌帮助学生识记房顶平平秃宝盖,加个烟囱是宝盖,住进八人穴宝盖4)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来记:朋=月+月 好=女+子(5)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再现生字,巩固生字如,黑影、前天。

6)采用熟字换偏旁认识“问”,前面第二课《小小的船》中学过“闪”3、理解字义(1)“长、短”是一组反义词,可以把他们放在一起识记如让学生说一说哪些东西长,哪些东西短2)5课中“前、后、左、右”是四个表示方位的词语教学时,可以先结合课文语句观察插图,从直观上了解这4个词所表示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进一步认识这4个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谁,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理解字义3)可以采用对比识记半和彩”可以出示一张纸和半张纸,帮助学生理解“半”,出示一张黑白图片和一张彩色图片,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彩”4)表示事物名称的生字可以组成词语让学生记,如:狗、伞、兔,可以分别组成“小狗、雨伞、兔子”,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理解,或者让学生结合图片去理解二)写字: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有17个(5课:在、后 、我、好 6课:长、比、巴、把 7课:下、个、雨、们 8课:问、有、半、从、你)教学建议: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地方打字取代了写字,但是孩子写字不能弱化,因此,部编本教材的语文园地中新增了“书写提示”,新教材要求学生在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所以,我们在教学生写字时,一定要注意指导字的写法。

1、5课中要写的四个字中,撇的写法不一在”字中有长撇,“后”字中有平撇、长撇,“我”字中有斜撇、短撇,“好”字中有短撇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注意书写上的区别本课中新学的笔画斜钩,与卧钩比较相似,两者的主体部分都是斜的斜钩取纵势而弧度比较小,卧钩取横势而弧度较大,教师可以在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要领2、6课中“长”有学习的新笔画竖提竖提和3课学习的竖钩容易混淆,可以通过老师的范写强调二者的方向是相反的,还可以带着学生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进行区分竖提竖提往右提,竖钩竖钩往左钩比”中竖提和竖弯钩容易混淆,可以让学生反复书写加强记忆巴”竖弯钩要写得舒展把”中的“巴”写得略小写,横折起笔略低于提手旁的横3、7课要写的4个字都有竖这个笔画,提醒学生竖要写得直下”从上往下书写,上宽下窄个”要从上往下书写,上宽下窄雨”上窄下宽“们”点的起笔要略低于撇,第四画的竖要略高于第二画的竖4、8课中的前四个生字,要引导学生关注独体字作偏旁时,出现的字形变化如:书写“有”时,“月”在下半部分时,撇变成了竖书写“从”时,左边的“人”的捺变成点,右边“人”的撇要穿插在第二画点的下方书写“问”时让学生关注笔顺,第一笔写点,同时注意门字框稍大些,给“口”留出空间。

书写“半”时,指导学生注意第二横比第一横长,竖要写直,“你”的书写,要重点指导横钩的书写,注意与横撇、横折的区别三)学习课文1.朗读指导方面课标要求重视朗读,不只是笼统地提出“朗读课文”,而是针对文本特点,提出朗读的不同要求1)第5课《影子》总体的情感基调是欢快的,俏皮的,两小节的句式结构相似,比较简单朗读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首先要把生字的读音读正确其次,课文中有一些需要读轻声的词语,如“影子、跟着我、陪着我、好朋友”,轻声的读法《秋天》一课已学,可以让学生回忆轻声的读法,再尝试练读最后还要关注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停顿,避免唱读教师可以范读,让学生感受词语之间的停顿,学生再反复朗读朗读的形式尽量丰富一些,可以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可以自由读、个别读、师生对读2)第六课《比尾巴》的情感基调是轻松、欢快、俏皮的,就好像两个小朋友在一问一答,做猜谜游戏因此,全文的朗读指导,除了让每位学生自由读外,还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对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可以先出示四个较短的问句和作为回答的陈述句,通过对比范读,让学生体会到问句末尾的语气要上扬然后以“谁的尾巴长”为例,让学生练读,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读好其他的问句。

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两个较长的问句,通过对比范读较长的问句和较短的问句,让学生体会到在读较长的问句时,“谁的尾巴”后面可以稍作停顿,快速换口气,再接着往下读有些词语的读法需要注意,如,问句和答句的重音要放在“谁”和“松鼠、兔子”等词上,“的”要读得又轻又短,学会连读,不拖音3)第7课《青蛙写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时,可以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小青蛙是什么表情,它的心情怎样,让学生想着小青蛙的样子读第一小节,结合“我要写诗啦”这句话,启发学生体会小青蛙兴奋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课文第二、三、四小节,语言形式大致相同,朗读指导和内容理解可以结合起来,通过讲、扶、放的方法,把句子读通、读顺,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一小节是青蛙写的诗,因为这首诗传达的意思可以有多样化的解读,所以可以让学生自己处理轻重、快慢,放手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互相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听4)第8课《雨点儿》是本册教材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的要求,所以需要重点指导课文中有两个角色——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读小雨点的话时声音可以天真一些,读大雨点的话时声音可以稳重一些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说的话,既有陈述句又有问句,可以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读问句的方法,读好问句。

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朗读如,如果小雨点和大雨点离得很远,他们会怎么说话?如果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急着想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他们又会怎么说话?另外,在上一课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基础上,本课还要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还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如,“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没有花”和“没有草”之间可稍作停顿2、积累语言积累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除了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来积累好词佳句外,还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对语言的积累 (1)《影子》一课,课后习题: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让学生学习在句子中运用“前后左右”等方位词,从而积累语言2)《比尾巴》一课:照样子做问答游戏让学生学习一问一答,感受问句与陈述句,这是又一种积累语言的方式3、学习阅读课标的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部编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这方面在一年级上册就开始进行了适当渗透——训练学生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本单元《青蛙写诗》一课中,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始渗透训练学生找课文中的明显信息在本单元初步训练的基础上,在七八单元中,针对找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又安排了重点训练: 《11项链》: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 《13 乌鸦喝水》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 从本单元的圈标点,到七单元的圈词,再到八单元的画句,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提取相关信息,从而促进阅读理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解读文本时一定要要吃透练习设计的意图,了解教材编排的语文教学的“隐在体系”,明确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要点,从而有效地展开教学,分层落实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四)口语交际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三次口语交际,在“说”的要求上有了进一步提升教材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通过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图,引导学生具体感知所处的场合不同,说话的音量要不同教材呈现的三幅插图,均源自学生的真实的校园生活教学时,可通过观察、模拟表演的形式,切身体验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是适宜的第一幅图,可以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等。

看懂图片内容,可以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如:阅览室里,一个小女孩在看书,一个小男孩走过来,问:“请问,这里有人吗?”如果学生没注意到墙上的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