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李白绝句看其创作风格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28KB
约4页
文档ID:11240111
从李白绝句看其创作风格_第1页
1/4

从李白绝句看其创作风格组员:马奔腾 陈柳 王雪婷 廖蔚陈思思 谢霈蔷 彭浩 许敬坡一、李白的绝句诗概况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明人胡应麟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李白一共有 159 首绝句(其中五绝 79 首,七绝 80 首) 我们这次的研讨的主题集中在绝句上绝句与律诗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绝句不像律诗具有严格的形式约束,也比较适合李白狂放不羁的才性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郁贤皓认为,李白的绝句之妙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藏” 、 “常”、 “畅” “长” 所谓“藏” ,就是指含蓄,话不要说透、说尽,要留有余地,让读者自己思考所谓“常” ,就是写平常事,说平常话,李白的绝句基本上不用典故,都明白如话,一看就懂所谓“畅” ,就是句子、文字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所谓“长” ,就是韵味深长,言尽而意不尽,一唱三叹,余味无穷二 、从李白绝句,看其创作风格李白的诗歌创造性的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如果说李白的歌行体是,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壮美风格的“重口味” ,那么李白的绝句就是具有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 “小清新” 。

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来看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1.内容广泛,主题丰富,继承前代诗歌的丰富遗产李白绝句内容以山水诗、送别诗为多,还有不少拟乐府民歌作品和宫怨诗山水诗多是诗人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和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余味,平易亲切,极富生活情趣李白的送别诗先用场景、事件渲染,到后来实现感情的升华,而结尾处却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没有儿女婆妈、念念不忘的缠绵,却是大气浑然,写山写水也写情,也表露出李白生性不羁,抒出奔放恣肆的才情李白的绝句, 特别是七言绝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十分明显他重视民歌遗产,达到理想的朴素自然境界因此,他的绝句有很多是具有清新纯朴的民间气息和活泼生动的民歌情调的拟民歌作品如《静夜思》 、 《越女词五首》 、 《巴女词》 、 《襄阳曲四首》等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而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他说的这些特点,实际上也就是深得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以《早发白帝城》一诗而论,全篇词意完全出于《水经注》 “巫峡”一篇,但是语言之自然,心情之舒畅乐观,与原文风貌,却迥然不同。

李白的七绝诗向来与王昌龄齐名,各具特色但就接近于民歌一点说,他却超过了王昌龄在这个主题下的作品, 还有两类常被忽视如宫怨诗,以《玉阶怨》为例: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题虽为“怨 ”却无一字怨言写女之怨意,不在表面,,而在空际诗中女子从室外望月被露水打湿袜子到室内帘后、隔帘望月, 以痴望月亮的情状传无限怨情全诗写得轻盈、干净、温和这虽然不是李白擅长的山水诗,但仍打上李白的印记:清新飘逸, 言外意内另一类姑且叫“人物速写”.吧这类作品,,李白善抓人们的特点,或是一个细节来写,采用以偏代全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意,入木三分如:《越女词》其一: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在这些作品中,,诗人好像化身成一位立于市井,穿梭于行人之间的摄影师他抓拍那些稍纵即逝的个性镜头, 很有生活气息2.语言清新明快,内蕴飘逸潇洒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是李白绝句的语言特点他虽然不愿过多地受到格律的束缚,但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他把绝句写神了,五绝《静夜思》 、 《玉阶怨》等,蕴藉含蓄,意味深长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望天门山》 、 《早发白帝城》 、《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最多,也写得最出色李白自己坦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在这些诗歌中,他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触发出新奇灵感,无论写景还是言情,都具有一气流贯的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如《望庐山瀑布》 、 《早发白帝城》 、 《横江词六首其四》 、 《巫山枕障》 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内蕴飘逸,他的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都反映在绝句里,形成了清新俊逸的情思韵味李白的五绝同样是无人匹敌的胡应麟《诗薮风编》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他的五言绝句,往往有一种明快的格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韵味,随口说出而趣味丛生,既做到自然又做到含蓄,真实简练而内蕴丰富绝句最高境界也就在此,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一首写片刻超然意趣的绝句佳作,一人独坐时的寂寞心情与寂静的山景忽然冥合,感受受到与自然相亲近的温暖,人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浑然一体了诗人将这种心领神会的感受信口说出,仿佛毫不费力,但在相看两不厌的人与山的冥合中,似有未曾说出且不必说出的无畏的无限情思在其中,韵味无穷,何等自然明快。

对于李白绝句的评论,李攀龙在《唐诗选序》中说:“至如(李白的)五七言绝句,实唐三百年一人盖以不用意得之,及太白亦不自知其所至而工者顾失焉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也说“五七言绝,太白神矣 ”其实从很多评论都可看出,绝句贵在含蓄,不要把话说尽,而要留有余地,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而在这方面,李白可以说是达到了无人能企及的顶峰3.手法新奇,技巧绝妙 李白绝句艺术手法高蹈、新奇, 常常独辟奇径这与他豪放的个性及天生的才华分不开他的绝句之所以成为经典, 主要体现在那些随口而发, 颇似神来之笔的语言上, 能达到如此的艺术高度, 他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就更加精妙丰富了第一,在李白绝句中,最大的特点是对夸张手法的运用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 “桃花潭水深千尺.”等诗句, 夸张了我们平日所见之物诗中形象与现实事物间的巨大反差, 使读者读之为其一震, 也让诗人喷涌的激情得以渲泻在运用夸张的同时, 诗人还多并用比喻、联想等手法第二, 李白绝句第三句喜转,,四句喜空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不仅写尽题面,且创造出繁花似锦、深情送别的场景, 但这都是为后两句做情感铺垫, 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一下就将镜头拉长, 转得干净至极! 无友人握手吟留, 无凭栏远眺,只有一只天际小船,走得越来越远,思意油生。

末句出现巨大艺术留白:“长江” 、 “天际”唯见流水,广阔的天地穹宇,看似巨大空间却填满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空似空,却是最充实的饱和韵味无穷第三, 对“下”字的运用李白对“下”字青睐有加,多次使用,表情达意如《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如《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再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等诗句中, “下”字就像一枚钢钉, 尖锐, 有力在写山水诗时, “下”字一出, 水之垂顺貌、轰隆声、磅礴势境界全出; ;在写出游诗时, “下”字又准确指出将去方向、船行速度、轻快心境, 真可谓着一字而意全出、言约而意第四,诗人在写山水诗时,好写大山大水;在写大山大水时,又好用数字表达受青睐重用的多为“一” “三”等字如上条中的“三千尺” “三千”,又如《宣城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一” “三”各用三次 “一”字形枯瘦, 连用三番,觉孤苦无依 “三”字表年、月、地,巧妙地嵌入时间之长,行地之远 “ 一” 、 “三”的呼应,使诗意顿生, 又意趣盎然第五,对于时空交错手段的运用诗歌中的时空错综手法, 有点类似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也就是诗人把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典型事物( 即诗人选取的意象) 在不同时间上与不同空间中用诗的语言排列组合, 从而突破现实历史中的真实时空。

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描写了不同时间的同一处地方地理位置的相同无异,而在其中所发生的“动作”是迥异的两首诗皆为吊古伤时之作前一首从古宫人说到今鹧鸪, 后一首从今月说到古宫人,皆以见今昔盛衰不同诗人抚今追昔,不胜感慨眼前的越中山水,吴王宫苑触发了诗人对发生于这一空间背景下的无数历史的喟叹诗人的情思从眼前景掠过时间的界限, 用“只今惟有”转折句式将发生于古今不同时段的事情并置在一处, 将往昔盛况与今朝残垣进行强烈对比, 极力突出了诗人面对“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历史画面所产生的历史情怀更具有反差和对比突破现实历史中的真实时空, 使得诗歌的意境扩大、增添,,甚至在心理层面上进行非逻辑性的跳跃, 使得想象的虚拟时空意象所包含的意蕴更深、更广, 在有限的事物形象之中展示出无限意味深厚的景( 有形的) 外之意( 无形的) ,味外之致,,达到景与情、外在现实与心灵世界的融合统一4. 情感风格的浪漫超脱李白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样的百家思想促使他的创作风格也自由多样。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 《中国文学史》) 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李白一生坎坷,怀才不遇,临老还因永王李璘牵连而成为“反革命” ,流放夜郎幸而中途得赦回来,六十二岁死在安徽当涂所以在遭遇了所有打击之后,他不再相信现实,他企图在寻仙觅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他笃信道教,还真受戒做了道士他现存的一千多首诗中,不少诗句中“仙风飘拂” ,表现了他的求仙思想正是个人的如此遭遇,才让李白的诗歌折射出如此奇幻,璀璨的光芒李白一生接受了儒道侠多家思想的洗礼,思想的激荡对其创作影响深远而在李白的山水诗和送别诗中,我们看到了情感风格的浪漫超脱《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大自然的山水在李白那开阔的胸襟、浪漫的情怀浸润下越发显示出豪放壮阔的神奇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中断”二字,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 ,则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展现出两山夹江对峙、巨浪奔腾的壮阔景象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 “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悠远的情趣全诗意境开阔,层次清晰,形象生动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使人感受到李白的浪漫情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从李白的绝句看其创作风格大致有四个特点:第一,内容广泛、主题丰富、继承前代诗歌的丰富遗产;第二,语言清新明快,内蕴飘逸潇洒;第三,手法新奇,技巧绝妙;第四情感风格的浪漫超脱总之, 李白那种天马行空般的精神面貌与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手段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绝句创作中,他那无意求工而自然入神的作品,把绝句这种最精粹诗体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集中体现了盛唐绝句“语近情遥,含而不露” 、 “意尚含蓄,,语务从容” 、 “浑圆一气,言外悠然”的精神, 已臻绝句艺术的顶峰,,得到了众多诗论家的推许读者的赞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